序号 |
单位 |
论文题目 |
作者 |
获奖 等级 |
1 |
湖南科技大学 |
教育硕士的社会责任及其践行路径——基于社会服务的视角 |
周 姣 |
一等奖 |
2 |
湖南农业大学 |
农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——以株洲市渌口区为例 |
袁 晨 方成智 |
一等奖 |
3 |
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 |
教育硕士实践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|
陈玉婷 谢文武 |
一等奖 |
4 |
湖南理工学院 |
略论初中生礼仪教育及实施 |
汤 理 李淑芳 |
一等奖 |
5 |
湖南理工学院 |
信息时代下的中小学教师家访新模式 |
李婧妤 许 荣 |
一等奖 |
6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基于SP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建构研究---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 |
吕凤香 |
一等奖 |
7 |
湖南理工学院 |
《乡土中国》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|
潘 琳 |
一等奖 |
8 |
湖南理工学院 |
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|
孙 晗 |
一等奖 |
9 |
湖南理工学院 |
论小学教师艺术素养与教师领导力 |
高佳玥 何君辉 |
一等奖 |
10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基于“融合交互”模式下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|
胡家颖 |
一等奖 |
11 |
湖南科技大学 |
SWOT视野下中学线上直播教学的策略研究 |
徐 洋 向云波 |
二等奖 |
12 |
湖南科技大学 |
动态评价理论在线上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|
吴懿薇 陈意德 |
二等奖 |
13 |
海南师范大学 |
“审美鉴赏与创造”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效果与策略研究——以高中语文戏剧作品教学为例 |
李倩倩 |
二等奖 |
14 |
信阳师范学院 |
数学文化视角下促进高中文理交融的教学策略 |
曹文杏 胡余旺 |
二等奖 |
15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基于元学习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|
胡婧予 刘 冬 |
二等奖 |
16 |
湖南理工学院 |
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|
姚怡帆 |
二等奖 |
17 |
湖南理工学院 |
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提高的有效性策略 |
韩 锦 |
二等奖 |
18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实践能力培养视域下地域文化融入语文校本课程的探索 |
罗 丹 |
二等奖 |
19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农村小学规范写字特色课程的德育价值探讨 |
吴思怡 |
二等奖 |
20 |
湖南理工学院 |
综合实践视域下柳宗元文学专题课程开发实施 |
陈雅奇 |
二等奖 |
21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后疫情时代信息化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|
张承铖 |
二等奖 |
22 |
湖南理工学院 |
教育实习中教育硕士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|
罗 露 |
二等奖 |
23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利用团体心理辅导培养初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运用研究 |
葛 伶 |
二等奖 |
24 |
湖南理工学院 |
互联网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|
曹 宣 |
二等奖 |
25 |
湖南理工学院 |
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|
孙辰宸 |
二等奖 |
26 |
湖南理工学院 |
浅谈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 |
罗艳伟 |
二等奖 |
27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学科教学英语硕士“四习一体”教学实践模式研究 |
吴雅幸 |
二等奖 |
28 |
湖南理工学院 |
高中语文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——以《沁园春•长沙》为例 |
李艺含 |
二等奖 |
29 |
湖南理工学院 |
新媒体时代教育硕士思政能力提升创新模式研究 |
彭 政 舒 欢 |
二等奖 |
30 |
湖南科技大学 |
基于可拓学的高校教育硕士实践能力评价研究 |
范 磊 |
二等奖 |
31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回忆性散文教学策略浅探——以史铁生《秋天的怀念》为例 |
童 清 |
二等奖 |
32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农村初中思政课开展生命观教育的路径研究 |
刘 柳 |
二等奖 |
33 |
湖南理工学院 |
提高思政教育硕士教学实践能力的策略研究 |
许 媛 蒋康年 宋宏科 |
二等奖 |
34 |
湖南科技大学 |
大学生社会心理服务胜任力探析——以心理健康教育硕士为例 |
罗 培 |
三等奖 |
35 |
湖南科技大学 |
教育硕士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|
谢倩倩 |
三等奖 |
36 |
湖南科技大学 |
关于提升教育硕士教学实践能力的整体化探究 |
刘 炎 |
三等奖 |
37 |
湖南科技大学 |
后疫情时代关于互联网+下中学家庭作业信息化的思考 |
夏 霁 |
三等奖 |
38 |
湖南科技大学 |
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活动设计 |
朱中易 陈意德 |
三等奖 |
39 |
衡阳师范学院 |
基于调查分析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实习现状与对策研究 |
刘志伟 唐 威 曾振华 唐芳贵 |
三等奖 |
40 |
湖南理工学院 |
阅读期待理论下高中现当代小说教学策略构建 |
张 琴 |
三等奖 |
41 |
湖南理工学院 |
中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初探 |
任 梦 |
三等奖 |
42 |
湖南理工学院 |
“互联网+”助力家校共育发展 |
王 群 |
三等奖 |
43 |
湖南理工学院 |
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究 |
肖玲丽 |
三等奖 |
44 |
湖南理工学院 |
恽代英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当代启示 |
杨 佩 |
三等奖 |
45 |
湖南理工学院 |
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问题与策略思考 |
廖彰嘉 |
三等奖 |
46 |
湖南理工学院 |
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|
凌鹏菲 |
三等奖 |
47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课程构建策略分析 |
陈 圆 |
三等奖 |
48 |
湖南理工学院 |
“CBE”理念下学科教学·思政专业学位研究生课堂教学实践模式研究 |
黄宏根 |
三等奖 |
49 |
湖南理工学院 |
新时代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|
邓红梅 |
三等奖 |
50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学科教学(英语)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|
冯九转 |
三等奖 |
51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地方高校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发展途径研究 |
向 菁 |
三等奖 |
52 |
湖南理工学院 |
授人以渔: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 |
鲍 佳 谢明君 |
三等奖 |
53 |
湖南理工学院 |
注重环境育人和创新的教育 |
方 蓉 |
三等奖 |
54 |
湖南理工学院 |
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|
余柳香 陈洁仪 |
三等奖 |
55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多元入手 提升教育硕士的实践能力 |
李佳嵋 |
三等奖 |
56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小学低年级学生问题行为积极干预方法浅析 |
左莫菲 |
三等奖 |
57 |
湖南理工学院 |
浅谈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|
张 瑾 |
三等奖 |
58 |
湖南理工学院 |
混合式教学对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价值探究 |
朱枫婷 |
三等奖 |
59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究 |
冯 娟 王玉娜 |
三等奖 |
60 |
湖南理工学院 |
论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》对教育硕士实践能力提升的作用 |
吴彦弘 |
三等奖 |
61 |
湖南理工学院 |
提升实践能力,提高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|
吴 英 |
三等奖 |
62 |
湖南理工学院 |
疫情期间在线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|
曾 婧 |
三等奖 |
63 |
湖南理工学院 |
关于提升教育硕士英语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|
陈 亮 |
三等奖 |
64 |
湖南理工学院 |
线上课堂“四结合”促进教育硕士实践能力提升——以“教育管理案例分析”课程为例 |
周晓黎 |
三等奖 |
65 |
湖南理工学院 |
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礼仪文化的教学实践探索 |
曾依平 |
三等奖 |